2025 年 4 月 10 日,OpenAI 正式宣布,自 4 月 30 日起,ChatGPT 将停用 2023 年推出的 GPT-4 模型,其默认服务由新一代多模态模型GPT-4o全面接管。作为 OpenAI 首个支持图像与文本输入的多模态模型,GPT-4 曾在数学推理、专业考试(如 SAT、美国律师资格考试)中达到人类顶尖水平,推动生成式 AI 进入商用落地的关键阶段。
此次退役标志着 OpenAI 战略重心转向更高效的多模态技术架构。GPT-4o 在近期评估中显示,其写作、编码、STEM 领域能力全面超越 GPT-4,且通过优化指令遵循与对话流畅性,成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迭代版本。尽管 GPT-4 从 ChatGPT 下线,但其 API 服务仍将保留,满足企业级客户的特定需求。
作为 GPT-4 的「自然继任者」,GPT-4o延续了多模态基因,并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:
随着 GPT-4 退役,OpenAI 正加速布局下一代模型矩阵:
GPT-4 的退役引发行业对 AI 技术更新节奏的热议。Perplexity CEO Aravind Srinivas 指出,「AI 发展已跨越临界点,三个月的技术代差足以颠覆一个细分领域」。OpenAI 此次调整,既是对自身多模态技术成熟的自信,也反映出应对 Meta、谷歌等竞争对手的紧迫 —— 为抢占市场,其模型评估周期从 GPT-4 的 6 个月压缩至当前的「数天级」,在效率提升的同时,也引发对安全测试充分性的争议。
回顾 GPT-4 的两年征程,其不仅推动了微软 Office AI 化、Code Interpreter 开发等技术落地,更以「1 亿美元训练成本」的标杆,带动全球 AI 研发投入突破万亿规模。如今,随着 GPT-4o 与新模型的登场,AI 应用即将迎来「全模态交互」的新纪元。
GPT-4 的退役不是终点,而是 OpenAI 模型矩阵迭代的新起点。当技术红利从「单模型突破」转向「多模态生态构建」,GPT-4o 与后续模型的落地,将进一步模糊人机交互边界,催生更复杂的 AI 应用场景。对于开发者与企业而言,紧跟 OpenAI 模型动态,及时适配多模态技术框架,将成为把握下一轮 AI 机遇的关键。